2025年8月8日至11日,四川省天文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学生天文夏令营在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举办。本次活动汇聚了国内众多天文科研工作者与青少年天文爱好者,通过学术研讨、科普讲座与实践体验等多种形式,搭建了专业研究与科学普及的桥梁。
8月9日,大会主旨报告在扬华讲堂举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曹臻研究员、清华大学楼宇庆教授、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林隽研究员等12位专家学者先后作特邀报告。报告内容涵盖“拉索(LHAASO)发现黑洞是PeV宇宙线加速器”、“旋转天体的磁惯性波”、“中国巨型太阳望远镜(CGST)”、“‘羲和二号’日地L5太阳探测工程”等前沿课题,集中展示了当前天文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

次日,年会进入分会场研讨阶段。三个平行分会场分别围绕“天体物理”、“高能天体物理”、“天文技术与方法”主题展开,28位研究者依次进行了学术报告。随后与会专家和学者围绕研究方法、数据解读与结论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在互评互鉴中深化认识,浓厚的学术氛围贯穿全程。

与学术年会同步开展的中学生天文夏令营为青少年天文爱好者搭建了近距离接触天文学的平台。来自各地的营员齐聚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开启了两天充实而精彩的天文探索之旅。

夏令营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模式,特邀南京大学李川教授、西南交通大学祝凤荣教授、北京大学王玲华教授等专家担任讲师。专家们以通俗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羲和逐日——我们为何探测太阳”、“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及其重大科学发现”、“从太阳爆发到地球磁暴”等知识,将深奥的天文学原理转化为鲜活的案例,有效激发了营员们的探索热情。

除精彩讲座外,营员们还参与了丰富的实践活动。在“用云雾室探测穿越地球的粒子”实验中,他们亲手操作设备,直观捕捉宇宙射线的踪迹。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营员们积极提问,天文协会工作人员全程提供辅助讲解与答疑。这些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活动,不仅让青少年天文爱好者亲身体验到天文探索的乐趣,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科学求知的种子,为本次夏令营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文稿:赵艺譞 摄影:谭美玲 编辑:曹抒怡